师傅入驻
鲁班到家 内容详情
资讯首页 安装知识 正文
玻化砖贴不好,就掉砖,怎么回事?
2019-08-16 15:17
作者: 游客95796

  常贴砖的师傅知道,玻化砖很难贴,贴不好就掉砖,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玻化砖本身特性


  玻化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吸水率低于0.5%的陶瓷砖都称为玻化砖。


玻化砖


  玻化砖质地致密、表面少有孔隙、背面光滑、吸水率低、背面含有脱模剂残留,由于几乎没有微孔或凹坑可以“锁”住水泥砂浆,普通水泥砂浆很难渗透附着难以形成有效牢固的砂浆嵌锁机理。即使因受热或者结构变形引起应力变化(内应力、剪切力),都会导致粘结失败。


  吸水率科普


  吸水率是指陶瓷产品对水有一定的吸附渗透能力,即陶瓷制品中的开口气孔吸附水的质量与制品质量的百分比。通俗的说,瓷砖吸水率就是将瓷砖放在水中充分吸水后,所增加的水的质量与原干燥瓷砖质量的比率。


玻化砖吸水率科普


  吸水率低说明产品强度大、不易膨胀,具有较高的内在稳定性,所以吸水率也是评价陶瓷砖内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吸水率高的瓷砖是因为坯材的密度较松,导致砖的品质不太好,容易产生开裂,贴在墙上就会有脱落的危险。


  但吸水率低并不代表不会脱落,吸水率低的瓷砖因为坯材较硬,密度较高,重量重,粘结也容易出现问题,导致粘结不牢出现脱落。


  内外部应力


  材料的变形来源主要有湿度变化引起的湿胀和干缩。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基底材料伴随龄期的发展产生的收缩,季节性温差变化引起混凝土水泥砂浆等的收缩,施工中对隔墙、烟风道及二次结构的震动,砖缝过小及采用非专用填缝材料等均会引起瓷砖、粘结层和基层材料的变形,对于墙地面瓷砖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造成粘结层与瓷砖、基层材料的变形不协调。


玻化砖内外部应力


  由于各种材料的性能、初始状态和所处环境的不一致性,必然导致材料变形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性使他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当产生的内部应力大于砂浆本身的抵抗力时,就会使粘结发生破坏。


  通常情况下,同一温度作用下各种材料的变形系数不一致,砂浆的线膨胀系数是混凝土的2倍左右,是普通瓷砖的4倍左右,是玻化砖的8倍左右。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粘结层的收缩远大于基层和瓷砖,粘结层收缩受到双向限制,在砂浆层内产生拉应力。砂浆层的抗拉能力有限,当它的抵抗力小于拉应力,粘结层就会开裂并与基层和瓷砖层发生脱落。这就要求砂浆层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抗变形能力。


  总结:


  玻化砖与墙体基材及粘结剂材质差别大,作为两种差别很大的材质之间的粘结材料,粘结层不仅要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消解玻化砖和基墙的不同的膨胀、收缩应力,才能防止空鼓。如果砂浆层的粘结强度足够大,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则它在瓷砖和基层之间成为变形的过渡区,通过变形吸收能量,而产生较小的内力,因而可以避免破坏。


  直接采用普通的水泥砂浆粘结,水泥是唯一起粘结作用的粘结材料,通过与玻化砖的机械锚固产生粘结强度,因为玻化砖致密吸水率,产生粘结力极低,变形性能极低,很容易导致瓷砖空鼓、脱落,拱起等质量问题,而且这种粘结方法要求粘结厚度10-25mm,极易浪费材料加工时。


  瓷砖粘结剂添加有高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胶粉等添加剂,能极好的减少砂浆的弹性模量,增加砂浆的柔韧性,可以减少砂浆层的内应力,从而提高粘结砂浆的抗破坏能力。


  瓷砖粘结剂在水泥水化发生的同时,在其周围黏附和堆积着很多聚合物颗粒,这些聚合物颗粒相互链接,或以聚合物膜的形式覆盖在水化产物上起到桥接作用,而且聚合物膜构成孔壁的一部分,从而对砂浆的空隙起到封闭的作用使砂浆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内聚强度。聚合物颗粒和聚合物膜的弹性模量较低,但是有较好的柔韧性,故瓷砖粘结剂中聚合物减少了砂浆抗压强度,但改善了砂浆的柔韧性。分散在浆体中的聚合物颗粒和聚合物膜,使硬化浆体内裂缝的传递更加复杂,韧性提高。


瓷砖粘结剂粘结原理


▲瓷砖粘结剂粘结原理


  所以,在铺贴玻化砖时,建议采用玻化砖专用瓷砖粘结剂(即瓷砖胶)或者采用水泥砂浆混合水性粘结剂来铺贴,尽量不要用传统的水泥砂浆铺贴。如果玻化砖上墙的话,就尽量用干挂。

评论
发表
目前还没评论~
删除确认
删除后则该评论不会展示哦~
取消 确定
相关文章
© 2015 - 2025 www.lbdj.com
萨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71335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0300
服务热线: 400-930-5000
家庭用户下单
企业用户下单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