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可以说是传统中式家具、建筑的灵魂。木构件之间简单进行拼合,便能将各个木部件紧密结合,既能满足承重要求,也能防撞击防摇晃。多个木结构塔楼就是这样得以从地震中完整保留下来。
中式家具对世界的影响力无庸赘述。国外设计师对"榫卯"结构也有着相当多的研究。如丹麦著名设计师、"椅子大师"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将榫卯结构融入椅子设计,所有座椅的拼接都采用榫卯结构。
榫卯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和精湛的工艺与实用性延续至今。当我们在家具市场上看到榫卯结构,不免会产生一种特有的心理归属感。
不仅是国内。直至如今,仍有许多国外设计师在研究榫卯结构。在2018年的ICFF展会上,布鲁克林设计工作室Sun at Six就展出了一款使用传统细木工技术的木质家具系列,名字叫"sun mao",也就是"榫卯"。
家具原材料选用天然白橡木和自制桐油,皮革从意大利一家家族制革厂采购,木部件之间不使用钉子或螺丝,而是由榫卯完成部件连接。
来自纽约的设计师Sebastian Errazuriz将艺术融入生活,采用榫卯工艺创作了一款"爆炸柜(The Explosion Cabinet)",设计师称其为互动式家具。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每一根木条都可以活动,轻轻一推,木条就会沿着轨道滑动,可以随心"改造"。
实用性与艺术价值兼备,又暗含文化的一脉传承,这正是榫卯结构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扩展知识:榫卯结构类型
1.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例如
2.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例如
3.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