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产不断的深入调控,借贷购买商品房也变得更加困难,而商业用地性质的住宅因为未进入调控序列之中,所以遭到购房者的极度重视,买商业用地性质的住宅存在对于土地性质的问题。那么,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区别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区别
1、产权年限不同。首先,房屋的使用时间是没有限制的,但土地产权的使用是有年限的。一般来讲,土地使用年限会分为40年、50年和70年,其中,商业用地为40年住宅用地为70年。
2、日常生活成本不同。住宅属于民用住房,水电费按照民用水电的标准来收取;而商业用房的水电费都是按照商业用水、用电的标准来收取的。长远来看,住宅的水电费支出会比商业用房的支出节省-半。
3、解决户口规定不同。商业用地上建起来的项目是商业用房,属于商业性质因而不能解决户口问题。如果是住宅的话,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要求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购房者是可以解决户口问题的。
4、居住舒适度不同。一般住宅为两梯三户或者四户人员较少,不会对出行造成困扰,私密性也比较好,而商业用房通常为两梯十户甚至更多人员不仅多而且杂乱,安全性和私密性都无法得到很好地保障。
5、首付和贷款利率不同。如果打算贷款购买商业用房,则需要按照商业住房的规定办理首套房首付比例一般不低于50%,贷款利率相对也会高一些。 若是贷款购买住宅,首付比例通常不低于30%,但根据地区的差异,首付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6、设计标准不同。大部分的商业用房采光和通透性都不是很好。有些商业用房的卫生间和厨房都没有窗户,而且阳台也是内阳台,采光条件自然并不是很好。而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住宅必须满足日照、采光等相关条件因此现今的住宅大多都是明厨明卫,采光条件会比商业用房好很多。
关于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区别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关注鲁班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