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体砖是建筑墙体材料中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的红砖、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来说,轻体砖具有重量轻、保温性能好等特点,因此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应用。那么轻体砖尺寸有哪些呢?轻体砖和红砖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轻体砖尺寸
轻体砖是由砂、水泥、石膏等原材料经过加工而成的建筑墙体材料,其尺寸和重量与传统的红砖、混凝土砌块相比有所不同。根据轻体砖的不同种类和生产厂家的不同,其尺寸也会略有不同。一般来说,轻体砖的尺寸主要有以下几种:
1、60×240×(60-200)mm:这种规格的轻体砖一般用于围墙、隔墙、地下室等建筑的墙体,因为其重量轻、施工方便,适合于墙体拼砌。
2、300×300×(60-200)mm:这种规格的轻体砖主要用于室内隔断、墙体砌筑等,因为其尺寸比较规整,适合于尺寸较大的建筑墙体。
3、300×600×(60-200)mm:这种规格的轻体砖适合用于室内隔断、楼板等建筑材料的制作。
二、轻体砖和红砖的区别
1、材质不同
轻体砖是由水泥、石灰、砂、膨胀剂等原材料经过配比、搅拌后再进行蒸压而成。因为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膨胀剂,所以轻体砖比较轻。
红砖是由黏土、石灰、煤炭等原材料制成,因为黏土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高温烧制,所以红砖比较厚重。
2、制造工艺不同
轻体砖是采用一种特殊的制造工艺,称为气凝胶法。它的制造过程是在高温、高压、高湿度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种环境下,原材料中的水分被加热后转化为水蒸气,水蒸气与其他原材料混合后凝结成为微细的气泡。气泡中的水蒸气被锁在其中,形成了轻体砖的膨胀结构。
红砖的制造过程比较简单,主要是将原材料混合后通过模具压制成型,再进行烧制。烧制后的红砖密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
3、使用范围不同
轻体砖主要用于非承重墙体、隔墙、烟道等建筑物内部墙体的施工。由于轻体砖重量较轻,所以施工过程中比较方便,并且对于建筑物整体重量的影响比较小。
红砖主要用于承重墙体、地基等建筑物结构的施工。由于红砖密度较高,强度较大,所以可以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并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关于轻体砖尺寸有哪些,轻体砖和红砖有什么区别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关注鲁班到家。